南京财经大学 旧版回顾

学生活动

暑期实践 | 最美不过药草香——走进杭州河坊街,探寻中医药发展力量

信息来源:国际经贸学院 作者:朱馨芸 发布日期:2019-09-02 点击:

杭州河坊街既是杭州旅游热门景点又几乎集结了当地所有的老字号药铺,通过“旅游医疗”这一概念,促进中医药与旅游经济共同发展。近日,我院“药香问道小队”前往浙江杭州河坊街,寻访胡庆余堂等六余家中药馆,了解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现状,探索杭州中药馆生存的经营之道和其新时代发展的创新模式。

小队第一天探寻了杭州目前最大的中医馆胡庆余堂,该药馆整个建筑形制宛如一只仙鹤,寓示“长寿”,是由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建于一八七四年,已有百余年历史。在参观胡庆余堂内的中药博物馆时,讲解人员向队员们介绍到,“胡庆余堂的名字出自《易传•文言传•坤文言》,原句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面向耕心草堂悬挂的‘戒欺’横匾,为胡雪岩亲自所写,诉出存心济世这一根本宗旨。”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专门开放了中药研磨制作的体验区,并有老医师向游客展示手工泛丸等古法制药过程。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捣药 燕芙蓉 摄)

随后,在对河坊街路人的采访调研中队员们发现,大众的关注度还是以倾向西医为主。73.43%的人就医时更偏向西医,63.16%的人不选择中医是觉得西医疗效比较快。据万承志堂的导医向小队成员反应,虽然有年轻人选择来医馆就诊,但目前就诊群体仍以老年人居多。 近年来,杭州市也一直在加大中医药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尤其是在医保方面,部分中医馆已申请省市医保定点单位。杭州的中医师采取的基本都是坐诊制度,大部分都是省中医院的专家。小队采访到一位来杭打工的阿姨就表示:“我们是跟着专家走的,专家到哪里坐诊我们就到哪里,最近是在万承志堂。”在就诊体验方面,相比于中医院,阿姨认为在医馆就诊,挂号缴费取药更为方便,而在医院看病的就诊流程则会相对繁琐一些。

(图为团队成员对前来医馆就诊患者进行采访 燕芙蓉 摄)

在“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和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为了不断推动中医药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除常规的看病开药服务外,小队了解到医馆还推出了诸如驱蚊香囊的中药文创类产品,并开展季节推送类活动,如方回春堂在夏季会免费供应祛暑的茶饮供来访的客人饮用。此外,药馆针对现下人们对美容养颜、养生调理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也推出了系列产品及活动,诸如万承志堂的“不痘留”活动、方回春堂的亮肤茶、胡庆余堂的中药面膜和中药咖啡等。杭州中医馆也在不断探索“互联网+医疗卫生服务”的经营模式,公众号、网店、网上预约看病、自助挂号的系统业已成形。

(图为团队成员对震元堂主任医师胡洁进行采访 燕芙蓉 摄)

谈及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在震元堂小队采访到了主任医师胡洁,胡医师认为,人们的认知方面的偏颇是阻碍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仍有不少人将中医归类为一种玄学。再一个方面就是中医药的新兴人才太少了。中医不仅对于医者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而且也需要感兴趣,肯钻研。但学中医的本科生并不是每个人都对中医感兴趣,愿意研究探索。三慎泰的主治医生徐医师在与小队成员交流中也说道,“要培养一个优秀的中医人才需要耗费很大精力,而且对人才的选拔也十分严格。中医文化肇自远古,博大精深,没有毅力和悟性是很难学好的。我自己现在也依旧在钻研书籍,去了解学习更多更深的中医文化内涵,不敢松懈。”

(图为团队成员与菩素医馆负责人甘盛平交流 陈晨 摄)

正如菩素医馆负责人甘盛平女士所说:“对于中医,我目前是还没有入门,我只是站在门口看,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里面的风景真的是太美了。” 小队计划在后续开设公众号为大学生科普中医药小知识,并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健康小问题给出调理建议,引导同学感悟中医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