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 旧版回顾

新闻动态

第19期香樟经济学Seminar(南京)圆满结束

信息来源:国际经贸学院 作者:国际经贸学院 发布日期:2023-10-23 点击:

2023年10月20日下午,第19期香樟经济学Seminar(南京)在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德经楼308会议室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余泳泽教授致辞,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徐圆教授主持。六位博士演讲人、我院点评老师和我院硕士生、博士生参加此次活动。

首先,北京大学的陶云清博士进行了题为《智能制造、人力资本升级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汇报。

在文章中,陶云清博士将智能制造的实施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利用工业和信息部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的通告》,采用交叠DID方法探究该次政策试点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最后得出结论:智能制造能够通过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升级进而提升其劳动收入份额;智能制造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法制水平比较完整以及劳动力错配成都较低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并且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相比于协同型智能制造模式,生产型智能制造模式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强.汇报完毕后,现场进行激烈的探究与讨论。我校王书斌老师、张少辉老师进行点评并给出宝贵的意见。

第二位演讲人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陈肯博士,他的汇报题目是《中国企业创新的成本效应——“坐享其成”还是“奋发图强”?》文章指出,中国的百年增长存在两种并行不悖的观点:创造性破坏理论和破坏性创新,在该理论的背景下,陈肯博士对成本冲击的双、多边效应进行分析,发现未受到TPU冲击的企业,其本身行业TPU较低,负担风险较小,所以在面临成本下降的时候,会加紧购买中间品同时进行学习创新。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在面临高TPU的情况下,尽管成本降低,但由于企业依旧需要负担一定的不确定性风险,所以会更加倾向于选择“坐享其成”。并且文章将与高校的合作纳入模型之后,发现企业的自主研发的创新性会进一步显著。在汇报完毕后,我校的叶迪老师和刘凯丰老师给出了宝贵的建议。

第三位演讲人是来自上海财经经大学的毛凯琳博士,她的汇报题目是《人口迁移与创业》。文章主要聚焦于两个问题,外来人口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城市就业;以及外来人口的创业活动如何受到地方营商环境的影响。在变量创新上,她通过将农业冲击与移民网络相结合构建工具变量来处理人口迁移的内生选择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截面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证明,外来人口的迁入不仅增加了劳动力供给,也通过创业活动增加劳动需求;其次,只有适当降低当地市场进入壁垒,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充分发挥移民的创造效应,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在汇报结束后,唐保庆教授、李松林教授和余泳泽教授先后对文章进行点评并提出宝贵的建议。

第四位演讲人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王昆仑博士,他的汇报题目是《本地市场培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王昆仑博士指出, 我国现阶段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采取的政策是“推荐车型+试点城市”相结合进行补贴的模式,因此,在此政策基础上,他通过构建基准模型并进行显著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并利用交错DID估计进行偏误的诊断和矫正,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不同地区对市场培育的支持政策在回归上均具有显著性;第二,本地市场培育在在促进创新数量增加的同时并未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因此王昆仑博士提出政策建议,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坚持创新激励的市场化导向。汇报结束后,戴一鑫老师首先对论文框架结构提出肯定,并在进行企业异质性检验上建议加入消费者反馈机制进行进一步补充优化。

第五位演讲人是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大四学生王屹峥,他即将升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的汇报题目是《绿色财政政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来自“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在汇报开始,他指出二十大报告明确了要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因此绿色经济一直是我们研究热点。王屹峥同学在此背景基础上,结合我国2011年颁布的“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试点政策,以“波特假说”和“环境成本论”为理论基础,将以节能降碳为目标的绿色财政政策和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渐进性双重差分估计模型,探究绿色财政政策是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促进作用。模型先后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并得到如下结论:政策的确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企业数字化转型会显著提升绿色创新能力,进一步释放示范城市试点的环保红利。汇报结束后,各位点评教授首先肯定了王屹峥同学作为一名准博士生的学术水准,并在理论分析上对文章提出了一些宝贵建议,余泳泽教授尤其指出,要明确试点政策执行对企业行为进而对政策结果的路径机制分析。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的张尉博士汇报了题为《税收优惠下的企业应对与福利损失》的文章。文章在政府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背景下,构建企业行为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减半征税”背景下的企业行为策略,并基于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利用聚束方法,估计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反应,计算应税利润弹性;利用“donut-hole”断点方法,分析门槛值附近企业的经营指标变化,判断企业调整型位的类型;最后分析“减半征税”政策的福利影响,估算企业行为应对带来的福利损失。张尉博士最后指出结论:通常而言,减税政策会降低税对企业生产行为造成的扭曲。但作为一种规模偏向性政策,所得税减半征收也会对企业行为产生额外的扭曲,造成明显的效率损失。因此在指定规模偏向性税收优惠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行为应对:加强税收征管,减少企业规避行为;合理确定优惠税率和政府门槛值,努力降低政策带来的负面激励。研讨现场进行了激烈的研究与探讨,我校荆晶和曾晶老师对此篇文章的汇报进行了点评并给予宝贵的建议。

至此,第19期香樟经济学Seminar(南京)在南京财经大学圆满结束,会议期间学术氛围浓郁,讨论激烈,各位汇报人和教授你来我往的问答赢得台下的阵阵掌声,无论是各位老师还是同学都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