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组织志愿者前往南京博爱残疾人之家,开展了“青春正当行,雷锋薪火传”特别志愿活动。志愿者们与残疾之家的同学们一起制作有关雷锋的手工作品,以艺术为桥梁传递温暖,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

(国贸志愿者与帮扶对象的合影)
学雷锋·正思想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传承。志愿者以情景化讲述还原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通过“一张车票”“一顶军帽”等经典故事,将雷锋无私奉献的形象具象化,让他们了解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事迹,并且简述了活动的内容。

(志愿者们与帮扶对象一起创作)
学雷锋·我践行
在手工创作环节,残疾人们与志愿者共同完成了“雷锋主题”粘土作品、折纸和彩色绘画。以“雷锋帽”“红旗”为元素,志愿者手把手协助同学们捏制立体形象,传递“为人民服务”的符号意义。通过折叠千纸鹤、五角星,将“互助友爱”的寓意融入指尖艺术。
“你画得很好,画的太阳很有特点,画得比我还好”,志愿者范晶晶说。志愿者们鼓励残疾人们大胆尝试,并在身旁耐心给予他们指导,进行辅助工作,帮扶对象们也乐在其中,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

(志愿者与帮扶对象的作品合集)
志愿者们还带领帮扶对象们一起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激扬的旋律在教室回荡。多位智力障碍者完整跟唱了整首歌曲,足以证明这样的旋律都深深印刻在很多人的心中。

(志愿者与帮扶对象一起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最后,残疾人们与志愿者挥手告别。志愿者徐天一感慨:“智力障碍的残疾人们或许无法完全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但他们用行动证明,分享一块粘土、帮助同伴捡起画笔,就是‘小雷锋’的模样。”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今日的博爱之家,残疾人们的笑脸与志愿者的汗水交织成最美的风景;未来,期待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行列,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种子在更多人群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