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 旧版回顾

新闻动态

暑期实践 | 走近博物馆——初探消费升级下博物馆的变化

信息来源:国际经贸学院 作者:蒋媛媛 发布日期:2019-09-02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73日,我院“宇红”实践队分为两小组,分别对南京六朝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南京民俗博物馆以及失恋博物馆进行了第一次实地调研及采访。

环境各有特色,文化仍是大流

初进这四个博物馆便能感受到其环境建筑各有特色:六朝博物馆环境典雅又融入了现代化的气息;南京市博物馆建筑恢弘大气,极具明朝特色;民俗博物馆极具传统文化氛围;失恋博物馆则是完全现代化的环境与建筑。博物馆的环境与建筑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气息,并且透过馆藏文物,史料文字,甚至是那些昏暗的灯光,陈旧的气味,都能深感其文化韵味。在采访中一位南京市博物馆的游客这么说:“来到一个城市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文化,基于这个原因,我来了南京市博物馆。而南京市博物馆的外在装饰,比如红墙黛瓦、宫殿等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特点,是它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那些许多游客在被问到来到博物馆的原因,都表示主要是想了解,感受文化历史。可见,无论博物馆怎样发展,其最终目的仍是要更好地宣传文化。

(南京市博物馆崇业殿 通讯员 蒋媛媛摄)

服务教育升级,进步仍存空间

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博物馆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创新与改变。“宇红”实践队据此采访了一些不同年龄段的游客以及工作人员。 “引进了很多志愿者进行讲解,还有一些语言讲解,以前讲解都是要收费的”“会推出一些周边,吸引我们当代年轻人去关注文化”游客们如此说道。而对博物馆内部比较了解的工作人员们则有这样的感受:“我们会与一些学校进行合作,开设课程,也会不定期举办一些活动以及展览” “就六朝博物馆来说,近几年来服务更人性化了,展览方式也更丰富、有趣味性和人情味”“市民的文化意识在不断提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意识也不断提升,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更加重要了”这些采访内容充分显示了当代博物馆正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与教育功能,毋庸置疑这些新发展为博物馆增添了一些人气。但在调研小队实际观察过程中,发现这四个博物馆某些服务方面有待加强。比如六朝博物馆布局路线不是很合理,很容易在里面迷失方向;民俗博物馆与南京市博物馆缺少志愿者讲解指引,不能让游客深入了解历史等等。

(采访游客 通讯员 韦诗婷摄)

融商业价值,展未来潮流

在观察中,实践小队还发现有些博物馆推出了一些结合博物馆特色的文创周边。小队也采访了一些游客对这些周边的看法,他们大都表示并不了解,因价格昂贵也并不会购买。那么博物馆推出这些周边真的是毫无意义的吗?有一些年轻游客这么表示:“我认为文化和商业是离不开的,并不会因为引入了市场资源或是市场力量后,文化就不再是文化了。商业可以使文化以一种与时俱进的方式传承下去,这是一种很客观的潮流。”“如果博物馆推出一些线上虚拟周边,让我去体验,我是很感兴趣的。”对于年轻群体来说,博物馆的一些周边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如果它们真的能做到物廉价美,有趣味性,或许会给博物馆的浏览量带来一定热潮。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如何更好地来宣传这些历史,是博物馆一直以来的主要探寻方向。就这四所博物馆来看,它们各有特色,也各有缺点,存在差异性。博物馆已经意识到要在服务与教育方面进行改善来面对大众多元化需求,它们从过去研究“物”转而研究“人”,但改善服务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当更加细致,不断调整。

(与布贴画手艺人祈竞合影 通讯员 刘梦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