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 旧版回顾

新闻动态

暑期社会实践 | 走进民生——食生小队带你探访疫情期间的生鲜市场

信息来源:国际经贸学院 作者:奚亚兰 发布日期:2020-08-08 点击:

2020年1月末,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国。为了控制疫情,全国各行各业停产停业,但是为了维持居民的正常生活需要,生鲜行业必须保持开业状态。生鲜一般指未经深加工,只做必要保鲜和简单整理即可上架出售的初级产品,通常保质期短,需要保鲜、冷藏、冷冻。调研小队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疫情对实体生鲜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但是在此契机下,促进了生鲜电商的发展。为了解疫情期间实体生鲜行业的经营情况以及疫情对该行业的影响,我院食生小队,在7月15日到7月25日期间,在展开线上问卷调查的同时,也分别于安徽、重庆、贵州等地区进行了线下实地调研。

疫情期间生鲜行业经营情况——城市调研篇

调研小队首先对重庆的大型生鲜超市进行了调研。小队成员资薇对重庆永辉超市的销售人员进行了采访,了解到该超市在疫情期间保障了生鲜产品的基本供应,没有产生严重的缺货情况。在疫情期间,超市积极响应政府“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的号召,拓宽了进货渠道,满足了居民正常生活对生鲜产品的需要。但是由于道路封闭,运输受到阻碍,加上疫情期间到超市购物的消费者大都存在囤货的情况,导致生鲜产品价格在原来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上涨。

图为小队成员采访超市工作人员  7月21日   资薇/摄

为了更充分地了解城市生鲜行业的经营情况,调研小队还对安徽省的生鲜超市进行了实地调研。小队成员奚亚兰通过对安徽安德利超市购物者的采访得知,疫情期间多数城市家庭的食品储备充足,但是出于对家人健康、生活品质等的考虑,很多家庭仍然会每日购买新鲜时蔬。调研过程中,小队成员采访了到超市购物的王阿姨,王阿姨表示:“比起价格的上涨,我更关注疫情期间家里人能否吃上新鲜的水果蔬菜,家人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图为小队成员采访超市购物者  7月20日  奚亚兰/摄

疫情期间生鲜行业经营情况——农村调研篇

农村地区生鲜行业的经营情况也是调研小队关注的重点。小队成员张倩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的一个农贸市场进行调研。小队成员采访了一位水果店店主,店主表示,疫情期间农贸市场仍保持对外营业,当地政府采取了限制人流量的措施,销售量相较于以往有所下降,但是价格并未发生较大的变动。总体而言,疫情对这座小城生鲜行业的冲击并不明显,居民对水果蔬菜的需求并未因为疫情的暴发而有较大的变化,生鲜产品的价格也维持在合理的水平。

图为小队成员采访水果店店主  7月22日  张倩/摄

此外,调研小队还深入到贵州的农村地区进行了调研。小队成员罗娇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的一个乡村集市开展调研。由于集市开放的特殊性即每次开放时会汇集四面八乡的村民,人流量较大,并且疫情暴发时正值春节前夕,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增加了感染的风险,所以乡村集市在疫情期间关闭了一段时间。由于疫情的影响,交通物流受到限制,小镇上生鲜店铺的进货渠道发生改变,店主只能在固定时间从固定路线采购货物,导致部分生鲜产品疫情期间的价格上涨。然而,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所需的瓜果蔬菜多为自给自足,只有当自产农产品无法满足需求时才会去集市上购买,因此,部分生鲜产品价格上涨并未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图为农村集市一角  7月22日  罗娇/摄

疫情期间生鲜行业经营情况——线上调研篇

在实地调研结束之后,调研小队对线上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首先是人们疫情期间的购物方式,调研数据显示,有53.33%的人在疫情期间通过农贸市场购买生鲜产品,28.89%的人通过大型生活超市购买,剩下不到20%会通过外卖平台或生鲜电商平台购买。说明在疫情期间,农贸市场和大型生活超市仍是人们购买生鲜产品的主要地点,人们的购买习惯并未发生较大改变。

针对于生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有近一半的人表示价格涨幅太高,约有33%的人表示价格基本不变,同时还有少部分人表示有部分产品的价格下降了。问卷结果说明此次疫情对生鲜的价格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此外,问卷结果显现,在疫情期间,接近65%的家庭购买生鲜的次数减少,约有30%的家庭购买生鲜次数几乎不变。由此得知,在疫情的影响下大多数家庭为了自身与家人的安全,都积极遵守政府提出的疫情防控的政策。

调研结果显示,民生问题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国的生鲜产业都发生了销量减少,同时产品价格上涨的情况,但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各地政府都在党中央的引导下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切实保障了生鲜行业的正常经营,解决百姓的民生问题。面临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沉着应对,冷静处理,展现出强大的调度能力和执行能力。通过与生鲜行业的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对话,调研小队深刻体会到了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